2009年,是盐城财政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最多、财政收支矛盾最突出、财政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一年。全市财政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服务发展保增长、狠抓增收节支保运转、优化支出结构保民生、推进改革创新强管理、大力争先创优强服务,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着力保经济增长 把争取国家财政政策作为保增长的重要职责,市县财政部门联动,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政策的研究和争取工作,做到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专人负责、进行专题培训、实行专项考核,努力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上走在苏北前列。把落实财政政策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汽车、纺织、房地产、服务业、“两有一缺”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加大对科技成长型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实行战略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把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杠杆,坚持市县财政联动,落实对纺织等困难行业的“过桥资金”;进一步整合资产资源,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研究制定财政国库存款和金融信贷挂钩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进一步做大做强财政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确保今年全市财政性担保公司担保总额超50亿元,全力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强化收入征管 着力保财政收入目标实现 针对财政减收的新形势,认真落实增收新举措,全力完成财政收入新任务。重抓目标落实,会同国税、地税部门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总收入增长25%作为工作目标,迅速将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企业、细化到税种,做到目标早明确、任务早落实。重抓增收措施落实,会同税务部门研究落实财政增收新措施,努力做到政策性减收新增税源项目补,房地产减收餐饮娱乐等服务业补,主体税种减收零散税收补。重抓协调服务,健全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征管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重抓时序进度,提高对财政收入分析研究的频度,对财政收入实行按月督查通报、按时序进度考核奖惩,坚持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狠抓节约节支 着力保机关正常运转 坚持增收与节支两手抓、两手硬,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对节约节支的新要求。广泛开展财政形势和政策宣传,加强与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的沟通,广泛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等财务管理人员政策业务培训,形成抓节约节支的合力。深入开展节约节支活动,推动机关扎实开展全员节约活动,大力控减行政开支。加强对节约节支的监督检查,围绕节约节支政策规定和重点,认真制定实施今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综合检查、专项资金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计划,努力把节约节支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优化支出结构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财政保障的首位,做到不管财政多困难,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不减,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持带着责任和感情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支持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努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大力支持为民兴办26件实事,及时筹措安排市政府确定的今年为民兴办26件实事所需财政资金,确保把实事办实办好,让公共财政不断惠及民生。 锐意改革创新 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财政投资项目审核审计管理的意见》要求,把强化市级财政投资项目的概算审核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进概算审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努力规范工程管理,降低财政投资成本。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全面落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各类投融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改制企业剥离资产的清收,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范投融资风险。深化非税收入管理,严格实行市级非税收入收支脱钩、综合预算和财政统筹使用,落实非税收入征管考核奖惩制度,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